亚逸依淡曾有乱葬岗 极可能是日治期欧亚人葬身地 - 中国报 Seremban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森州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亚逸依淡曾有乱葬岗 极可能是日治期欧亚人葬身地

    (马口1日讯)马口亚逸依淡途中路旁,当年是个乱葬岗,极可能就是日治时代一批从新加坡送到马身集中营的欧亚人死后的葬身之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个深具历史价值的坟场,经过数次翻种农作物,已经没有了痕迹,但一名曾经在乱葬岗种过木薯的居民廖鸿旦(70岁)现身说法,亲睹坟场的存在。

    他回忆,坟场宽约3亩,墓地上很少树木,却有稀稀落落的茅草,及被放火烧过的痕迹,一眼望去,坟墓密密麻麻,难于估计有多少个,但坟上的十字架却清楚可见。

    从马口旧照收藏家的照片显示,这个图景,极可能是当年欧亚人在马口的生活点滴。
    欧亚人见到日军,个个鞠躬行礼。

    “十字架都是用木钉的,有些已掉落腐蚀消失,更多的已东倒西歪,土堆式的坟墓指南打北,也没有秩序,根本是乱葬岗。”

    他说, 那时是1970年,他听到有人在马口亚逸依淡路种木薯开木薯厂要请人,他去应征被录取,第一天去打工,便被眼前的乱葬岗吓坏。

    他说,乱葬岗位于马口前往亚逸依淡路约10公里右边的油棕园,从路旁进去约30公尺,种了木薯后改种松树,后来翻种橡胶,近又改种油棕,经过多次翻种,已看不到坟墓痕迹。

    一对欧亚新人当年的结婚照。
    这是当年亚逸依淡去马口的道路。

    ■ 史载欧亚人日治时期被折磨死

    廖鸿旦说,当年他也觉得奇怪,为何会有一个那么大的坟场在路旁,葬的是什么人,为何会安葬在这里,到底当时这儿是什么地方?

    他说,当年他只听过马身新村是日治时代的“富士村”,很多战俘被带到这儿做苦工,战俘因病和被折磨死亡人数也不少,而木薯芭距离马身有6公里,坟场与死去的战俘是否有关,不得而知。

    直至几乎被人遗忘的一批欧亚人当年也被送到马口,断层的历史还原才有了眉目。

    根据历史记载,在日治时代,时任日本福利官筱崎护为了减轻粮食负担,从新加坡送一批欧亚人到马口陟置区,提供土地让他们自供自给。

    这是从马口前往亚逸依淡方向的公路,右手边便是当年的乱葬岗地点。
    乱葬岗经过数次的翻种,已看不到坟墓的痕迹。

    大部份散居新加坡的欧亚人,除了加东区小部份得以幸免之外,其余都被送到马口,人数有2400余人,他们从丹绒巴葛火车站上车,8个多小时后抵达马口,下车步行4.2公里到马身集中营。

    史载有50余名欧亚人因体弱,水土不服和不堪被日军折磨而死,葬身何处成谜,因为除了木薯芭的乱葬岗,80年代在马身桥头不远的土展芭,亦被人发现一个坟场。

    此外,当年也被送到马口的一名欧亚教主去世后,葬身何处也成为其后代及相关组织探查的焦点。

    2008年,来自英国的菲奥娜(左)抵达马身,由张毅全(右)接待。中为新加坡的摄录人员。

    ■ 曾有英国女子来探寻失踪者

    摄影界名人张毅全说,2008年11月29日,一名英国女子菲奥娜通过新加坡摄录队前来马身新村,探查当年失去联络的亲人。

    他说,由于当年局势动乱,没有太完整的历史纪录,只能从一名老村民卢清良的口述历史探到一点皮毛,因此找不到亲人的下落。

    廖鸿旦

    ■ 乱葬岗若保存原貌 深具考察价值

    马口中华商会秘书钟绘名说,上述木薯芭乱葬岗曝光是件震撼人心的事,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回事,加上它涉及日治时代,深具历史价值。

    他说,马身集中营当年叫“富士村”,当时只听闻有一批英国战俘被押到集中营,如今史载还有 2400名欧亚人也被送到马身陟置区,使马身富士村增添历史考察价值。

    他说,如果当年一发现到木薯芭的乱葬岗就将它当保护区围起来,保持原貌,留住历史遗迹,今天它将是受到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说不定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区。

    钟绘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