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铃:现代版贞节牌坊? - 中国报 Seremban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森州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朱育铃:现代版贞节牌坊?

    近年来,墓地与骨灰位价格日益攀升,尤其单人墓位与双人墓位之间的价差,致使许多人在面对丧亲之痛时,不得不先考虑未来的安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万茂华人义山管理委员会近期获得注册,并计划重新整顿义山,包括规划墓地大小与价格,再次唤起我对双人墓位事件的省思。

    一位朋友分享多年前她丧夫的经历。面对丧夫之痛,她也必须与夫家共同处理丈夫的身后事。由于双人墓位较单人墓位价格低廉,当时选择双人墓位,并在墓碑上刻上自己的姓名,以便将来作古后能与丈夫长眠一处。

    此举已被视为习以为常的传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观念亦有所改变。朋友在丈夫逝世多年后,缘份之下意外收获一段新感情。

    面对双人墓位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原先规划好的墓地,是否仍应遵循原定安排?若另择新伴侣,双人墓位是否仍具意义?

    从事殡葬业的朋友透露,在这情况,可于空墓位中象征性摆放衣物,以示纪念。然而,这做法又是否真正符合现代社会的情感需求?双人墓位设立的初衷,或许是基于夫妻情深,抑或出于经济考量,是否在无形中,也给未亡人施加一种隐性的道德约束?

    早期社会,贞节牌坊象征对亡者的忠贞,而今的双人墓位是否变相成为现代版的“情感枷锁”?选择双人墓位,是否意味一方离世后,未亡人不论男女都必须终生保持单身,无权再追求新的幸福?

    人生无常,感情更是难以预料。对于丧偶者而言,在失去挚爱后,重新寻得一份情感寄托无可厚非。或许,我们应重新思考殡葬文化的意义,避免让双人墓位或双人骨灰位成为情感的束缚,给予在世者更多自由选择权。

    个人认为,传统的沿袭固然重要,惟不应成为个人情感发展的羁绊,如何在尊重传统与适应现代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委实值得深思与探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