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森州人 > 庇劳/仁保/日叻务专线

马口

马华

行动党

文 文 文

马口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

关心政治的人,都知道数十年来的政治恩怨,这两个政党从50年代斗到今天,即使去年因为两党必须将就大环境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历史伤口依然淌着血。

时间带来很大的变化,从过去没有市场,今天成为的天下,“红”透半边天,红色的火箭党旗插遍每个角落,相反的,变成了黑区,与过去当红时代对比,显然是天壤之别。

从1959年到今天64年来,经历了14届的全国大选,从第1届至第6届都是的天下,即使在1969年第3届全国大选,因独大事件,一句“若独大能成立,铁树也会开花”掀起滔天巨浪,反之声响彻云霄,但依然稳如泰山,反对党与硬碰,犹如鸡蛋碰石头,不堪一击。

罗明仔(右)准备提名,他万想不到,这次提名中选马口州议员,改写了行动党常败的纪录。
罗明仔(右)准备提名,他万想不到,这次提名中选马口州议员,改写了行动党常败的纪录。

成立于于1949年2月27日,50年代,两字开始在居民口中流传,1959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大选,人民看见了由、巫统和印度国大党结盟的“帆船”标志,当时未成立,因此看不到“火箭” ,只看到社阵劳工党的“牛头”标志。

当年的代表人物拿督唐贤钦从第1届打到第5届,打遍天下无敌手,1959年,他与劳工党的蔡友和对垒、1964年三角战,与社阵的陈明仕和伊斯兰党的诺汀分庭抗礼、1969年没有对手,不战而胜。
1974年三角战,对手是的莫哈末诺,和独立人士阿都拉曼,第5届大选,他的对手是的罗明仔,场场大胜,尤其是在1969年华社风云激荡下,竟没有对手参选,显见的气势如虹。


唐贤钦从第1届到第5届出战马口选区,战无不胜。
唐贤钦从第1届到第5届出战马口选区,战无不胜。

◆罗明仔1986年缔造历史性逆转

在1965年成立之后,第一个火箭代表莫哈末诺在1974年出战,硬怼唐贤钦,当年区有6791名选民,火箭得票706张,独立人士阿都拉曼306张,唐贤钦4540张,胜来不费吹灰之力。

罗明仔是最先出战区的华裔党员,他在1978和1982年分别挑战唐贤钦和周福泰,都以巨大比数败阵,到了1986年大选,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逆转,他代表拿下,创造了历史。

这场选战从此开启了往后在的基业,当年代表参战的庄其祥得票2522票、独立人士饶进剑得1165票,罗明仔得3821票,变天。

1968年8月3日晚上,市政厅选票中心的候选人紧张的等待成绩,前排左起为庄其祥、谭建生、饶进剑和罗明仔。
1968年8月3日晚上,市政厅选票中心的候选人紧张的等待成绩,前排左起为庄其祥、谭建生、饶进剑和罗明仔。

其实,6届大选根深蒂固,竟被一夜之间连根拔起,究其原因,这与弄边州选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原本属于弄边区的巴都峇加、朱区及甘榜英达当年在选区重划后,已“回归”,改变了选区和种族选票结构,也因此改变了的命运。

谈到,必须谈弄边州选区,因为弄边区才是的发源地,而且第1届全国大选,弄边区是少有被劳工党拿下的选区之一,当年28岁的劳工党员林纪赛,面对联盟的何鸿有,及独立人士李勤兴的夹攻,结果林纪赛杀出重围,致胜关键是巴都峇加、朱区和甘榜英达当年是劳工党的票仓。

当年巴都峇加村被喻为“牛头村”,在50和60年代举行地方议会选举时,也诞生多名社阵地方议员,由此可见,这3区在1968年从弄边回归后,政坛便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也就不是怪事。

胡棠是弄边的创始人,他在1978年参与弄边选举,与的余国振和伊斯兰党的那菲上演三角战,胡棠得票2644张,败给得票4377票的余国振,那菲得495票,陪太子读书。

弄边第1届州议员,劳工党员的林纪赛,时年28岁中选州议员,他于2013年逝世,享年82岁。
弄边第1届州议员,劳工党员的林纪赛,时年28岁中选州议员,他于2013年逝世,享年82岁。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马口

马华

行动党

相关文章

出版特刊及举办会庆 马口潮州会馆要落实2大计划

砸车少年为OKU 获保释送院治疗

支部宣传秘书受封拿督引争议 陆兆福:幕后功臣不应被忽视

马汉顺: 来届大选参不参选 马华19日会议讨论

森马华不怕全面参选 廖国赈:县市议员擦亮招牌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林添顺:没有攻不破的城堡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