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6日讯)年收入超过15万令吉的宗教团体,也面对电子发票政策的影响?森州佛教团体在与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的交流会中,提出相关隐忧。
森美兰州12个佛教团体组织首次与进行交流,除了深入了解州政府推行的各项惠民政策,亦直接反映各自面对的疑惑与困境。

参与交流会12个佛教团体包括马佛青森州联委会、芙蓉般若佛教会、葫芦顶佛教会、新邦葫芦顶佛教会、晏斗佛学会、冷宜佛教会、马佛宗金马士支会、慈济芙蓉联络处、森美兰金刚乘噶玛噶举佛教会、芙蓉佛光会、马佛宗马口支会及Seremban Buddhist Vihara。
这也是张聒翔自出任森州工业和非伊斯兰事务行动理事会主席以来,首次与州内佛教团体进行正式交流与拜访。
交流会上,有佛教团体透露,近期接获邀请参与有关电子发票(e-Invoice)实施讲座会,并被告知年收入超过15万令吉的宗教团体,亦需遵循电子发票政策,引发团体内部担忧。
对此,张聒翔坦言不知情,惟将尽速向财政部了解,同时建议各地方佛教分会向总会反映,再由总会向政府提出集体申请,争取合理解决方案。
此外,有佛教组织反映,庙宇毗邻持有临时地契的土地,近几年来开始面对无法更新地契问题,令理事会感到不安与焦虑。
对此,张聒翔呼吁佛教团体不必过于忧虑,强调政府对宗教场所一向采取保护和尊重的态度。
他也指出,州政府今年为非伊斯兰宗教团体提供200万令吉拨款已全面开放申请,鼓励各单位踊跃申请,用于举办宗教活动或提升设施。
他说,除了州政府拨款,非伊宗教团体亦可申请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提供的非伊宗教场所修复基金(RIBI),用于改善场所设施或进行维修工程。
“很多人误以为政府拨款难获批,但只要符合条件,申请将会获得批准。”
张聒翔:非政府组织扮演沟通桥梁
张聒翔呼吁州内各地佛教团体及非政府组织扮演沟通桥梁角色,将政府推行的惠民政策有效传达予民众,确保政福利策惠及更多弱势群体。
他指出,尽管森州不属于大州,但在协助弱势群体方面,州政府的政策却相当全面,惟或因宣传不足,导致部分民众对自身可享有的福利一知半解,未能真正受惠。
“佛教团体与非政府组织,堪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重要桥梁,一旦有弱势群体向佛教团体寻求协助,不妨协助传达政府推出的福利与援助计划。”
他提及,森州团结政府的惠民政策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新婚夫妻可各获500令吉援助金、新生婴儿可获得100令吉储蓄基金、州政府提供500台电脑予B40群体申请、凡获录取进入公立大学的森州子女每月可获得150令吉生活费补贴等。
他呼吁民众通过当地国州议员协助提出申请,非政府组织亦可扮演穿针引线角色,协助民众了解申请条件与程序,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