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6日讯)清明节扫墓不宜燃放鞭炮,箇中原因民众可知道?
森美兰永春会馆文教组配合清明节的来临,昨午在该会馆举办一场清明文化讲座——“清明祭祖的意义之刻在墓碑上的故事”,邀请曾任记者,现为富贵生命馆物业管理高级经理刘永萍前来主讲。
主讲人刘永萍指出,根据传说,新年放鞭炮是为了吓跑年兽,而先人不是年兽,为什么清明节扫墓放鞭炮呢?

她希望,大家好好反思,扫墓是否应该放鞭炮。
“放鞭炮会破坏墓碑的建设,而且鞭炮的纸屑掉落在墓碑的水道,造成下雨会积水,从而影响了先人墓碑的风水。”
她也说,很多人在清明节为先人扫墓前,会挑选“良辰吉日”,其实没这个必要,因为“天天是好天,时时是吉时”只要选一家人可以配合的时间即可,因为清明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先人不喜欢一家人分成几组去扫墓,所以扫墓时间最好是配合全家人。

她说,清明节扫墓是文化的传承,然而很多人却对扫墓存有一些迷思,甚至存有迷信的观念,比如很多人只知道孕妇、小孩和刚动完手术者不宜上山扫墓,却不知道当中原因,甚至以为小孩或孕妇上山扫墓会遇到不好的事情。
“其实,义山地面不平坦,小孩只要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跌倒受伤,孕妇也一样,如果遇到下雨天,地面湿滑很容易跌倒。至于刚动完手术的人,气虚体弱,上山扫墓容易感染病毒。”
此外,她也提醒大家不要在义山拍照,也不要跨过他人的墓碑。她说,在义山拍照难免会拍到别人的墓碑,甚至有可能拍到别人墓碑上的资料,而侵犯了他人的隐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讲座邀请该会馆名誉顾问,也是罗白区州议员周世扬主持开幕仪式,出席者包括名誉顾问王昭雄、名誉会长陈振新、会长蔡文送、副会长李剑鸿、文教组主任邱尔建及三大机构理事。

■刘永萍:墓碑是留给后人讯息
主讲人刘永萍指出,墓碑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给后人一点先人的讯息,给后人知道自己的来历,另一种大众说法就是传宗接代,了解自己的身世。
她说,土葬都会竖有墓碑,其中的词汇如“故、显、先、考、妣”;“故”就是已故的人,寄托对故人的思念和缅怀;古时用“显”字,代表身份较为高贵族群,但随着时代发展,子孙在为父母立碑时,“显”是表达赞美之意,是碑文最常见的尊称;“考”指的是离世的父亲,“妣”则是指离世的母亲。
此外,她指出,华人共有四大祭祖节日,除了大家熟悉的清明节,除夕、中元节和重阳节也是祭祖的节日。
她提及,随着时代变迁,祭品也跟上潮流,例如纸扎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产品、护肤品及健康补品等,据说透过焚烧,已故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拿到和用到这些东西。

■周世扬:华社肩负保护义山责任
罗白区州议员周世扬指出,社团应该带动保护华人义山,并积极参与保护义山的活动。
他说,由于国情的关系,华社肩负保护义山的责任,确保我们的义山不会受到地方上发展的影响,可以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他希望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均衡性的发展,这样将不会影响义山的存在。
森美兰永春会馆会长蔡文送指出,该会馆文教组主办清明文化讲座旨在帮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祭祖文化,学习如何解读墓碑上的族谱信息,唤醒对家族历史的认同感。
他呼吁永春乡贤积极回乡祭祖,以行动践行慎终追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