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森情系列 (执法篇)|居民不愿缴管理费 管委会有权提控
组屋居民不愿缴付管理费,管委会有权提控至消费人仲裁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森州地方政府发展、房屋及交通行动理事会主席阿鲁古马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组屋是私人单位,虽说是分层地契,但形式上与有地房屋一样,除了一些归政府管辖的组屋如邓普勒十四楼组屋、赤贫组屋等,其余都是属于私人单位。

他说,无可否认森州子民的思维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民众在购买有地房屋后,自行承担房屋的任何损坏却不曾认为是问题,但对于组屋却抱持不同的思维,认为组屋出现损坏是政府的责任。
他指出,组屋有公共区域,管委会的成立及责任就是确保组屋的公共区域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时,推动维修工程,维修费用是使用居民每月缴付的管理费承担。
“但就是因为居民不愿缴付,管委会收不到钱,这些维修的责任就落在政府身上。”

■管委会须做好本份
阿鲁古马说,州内有很多组屋管委会连30%的管理费都收不到,当然也不排除有的管委会没有做好本份。
他举例,在汝来英迪大学旁的迪沙帕尔玛组屋(Desa Palma),管委会就成功收到80%的管理费,芙蓉市政局还颁发奖励给该管委会,为何他们能做到但其他管委会做不到?
他说,当然不少管委会都不了解本身的职责,市政局建筑物委员会部门(COB)会在近期召见州内的组屋管委会并展开会议,清楚讲解管委会的职责及权限,务必要求管委会必须做好本份。
“若管委会还是不愿做好本份,州政府也不会给予他们协助。”

■有组屋不愿设管委会
阿鲁古马透露,虽然管委会有权提控不愿缴付管理费的居民至消费人仲裁庭,但很多管委会显然不知道此方式,至今只有区区1、2宗有带至消费人仲裁庭的案例。
他坦言,曾遇见一些不要采取行动的管委会,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大家都是邻居,成天见面,不好意思开口向他们讨管理费,时间久了居民也就形成理所当然不缴付的心态。
“这也是为什么市政局要召见所有的组屋管委会,并告知他们的权限,改善管委会的管理方式。”
他说,当然州政府也明白不可能达到成功收到100%管理费的情况,但既然担任了管委会,就要全力做好本份,否则就将位置让出来让其他人去担任。
他指出,有的组屋甚至没有也不愿成立管委会,面对上述情况,市政局可以委任外头的中介公司接管,由他们来担任管委会,并协助居民成立管委会。
■管委会没权断水断电
阿鲁古马指出,虽说组屋管委会有权提控至消费人仲裁庭,但也只限于此,而房政部也在探讨从法律角度上,是否还有其他可行的方案。
“至于断水断电,管委会绝对没有权限这么做。不过房政部正展开研究,从法律角度探讨是否有其他方案。”
他说,要解决管委会收不到管理费的窘境,目前房政部有计划在人民住宅计划(PRR)展开于购买房屋时,先向购屋者收取一笔管理费,在发展商移交房屋后,管委会就有了第一笔的资金,出现需要维修情况时,也有资金应付。
他以“一马房屋计划”(PR1MA)芙蓉中环公寓为例,建竣才短短数年,就开始出现一大堆的问题,居民和管委会也互相指责。
他指出,由于管理费资金数额不小,政府也探讨需有第三方时刻监督,确保管理费不会遭滥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