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森州人 > 芙蓉专线

摄影

芙蓉艺术巷步行街

森美兰摄影学会

文 文 文

黄思华:感情投入意境 拍摄好照片 从心出发

(芙蓉10日讯)顾问丹斯里黄思华说,需从心出发,把当下的心境及感情投入其中,才能拍出一幅好作品。

他说,师的心境及感情投入,决定当下的感觉,并反映在作品中,因此需要有内心的感触,才能拍出感人的作品。

视频。(本报蔡东舜摄)

他举例,自己偏爱拍荷花,在拍荷花时联想着荷花是漂亮的女子,从萌芽展叶,含苞待放到开花结实,若拍摄当下把感情投入下去,拍摄出的照片将会与众不同。

爱好者为了拍出一幅好作品,不会计较花费的钱财及时间,他们把钱财投资在购入更优质的器材,甚至为了拍摄美景花钱搭乘飞机出国,起早贪黑只为拍摄更好的照片。”

李典和(左3)出席森美兰摄影学会主办的“马中印象”摄影展,并献上祝福,左2起张锦祥、韩春锦(左4)、王秋频、邱德隆。

黄思华今日为主办的“马中印象”展主持开幕时,如是指出。


他说,马中建交始于1974年5月,时任首相敦拉萨带着乒乓队到中国展开银球传友谊的乒乓外交,迄今已度过50年光景,马中两国都在迅速发展中,尤其中国的变化更是非常巨大,连大马都自叹不如。

“虽然如此,马中两国的丰富的风土人情、风景、历史都值得大家通过拍摄留下印记,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相信能有更好的表达及促进关系。”

“马中印象”摄影展上,展出200幅马中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吸引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

他赞扬“马中印象”展非常成功,展出的200幅作品都是两国师花非很多心血拍摄出来的佳作。

今日出席的嘉宾有金群利集团创办人兼集团副执行董事主席拿督斯里李典和、亚洲影艺联盟秘书长谢良明、常委拿督雷宗堂、新加坡彩色协会会长吴伟承等。

韩春锦(左)赠送水果礼篮予开幕嘉宾黄思华。
黄思华(中)向李典和(右)讲解摄影作品的构图、光线,左为韩春锦。

 

■好奇马中爱好者喜欢哪里取景

主席拿督韩春锦说,他对马来西亚爱好者到中国哪些地方拍摄,中国爱好者又喜欢到大马哪些地方拍摄存在好奇心,以致推动他策划“马中印象”展。

森美兰摄影学会理事成功举办“马中印象”摄影展,获得许多嘉宾到场。

他说,该展规定,马来西亚的师必须展出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而中国师必须展出到马来西亚拍摄的作品。

“通过各自镜头,就可从中窥见马中师如何通过镜头描述双方对马中两国的印象。”

他说,当他策划展时,曾担心会否有师参与,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20名中国师及30名马来西亚师热烈反应。

他说,此次展也邀请到3名在中国界享有很高地位的师前来参加,他们是包承立、秦军校和黄一鸣老师,他们都是首次到芙蓉。

“我们为他们安排到芙蓉大巴刹、文物街、艺术巷的街拍活动,让大家多认识芙蓉。”

名摄影爱好者到芙蓉大巴刹楼上拍摄人文照片。

 

■韩春锦建议两国轮办“马中印象”

韩春锦建议“马中印象”展成为每年的活动,由两国轮流举办,明年在中国举行,接着又在马来西亚其他州属承办,让马中两国的爱好者有持续交流的平台,一起发掘两国之美,让两地民众共赏。

他说,马来西亚是非常美丽的国家,虽没四季但有热带雨林、美丽的岛屿及海滩,丰富的动植物群和多元文化和族群,处处都是题材,待爱好者发掘。

摄影爱好者与壁画中的老匠人本尊拍照留念。(赖昭光提供)

他希望两国的身影爱好者能多联系,相约一起以镜头发现大马各角落的魅力,也欢迎到其他州属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让中国师在镜头下呈献更多的大马

他欢迎其他州属的协会与配合,在他们的州属主办“马中印象”展,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作品。

森美兰摄影学会安排摄影爱好者到芙蓉大巴刹、文物街、艺术巷进行街拍活动,让大家多认识芙蓉。(赖昭光提供)

 

■中国师对我国好印象

中国师对我国的风土人情留下好印象!

曾是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的中国师黄一鸣说,他在1996年到过马来西亚,当时吉隆坡双峰塔还在兴建中,那个年代中国正起步发展,而相对来说马来西亚比起中国更先进。

“这些年曾到马来西亚多次,此次到来感觉到马来西亚人都非常亲切,大家都笑脸迎人,非常礼貌、文明,到处都非常乾净。”

黄一鸣(右)向韩春锦展示自己于1998年在金马仑高原拍摄的作品,该作品获得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他说,自己年轻时是一名记者也作为职业师,他拍摄的照片有两种,其一与职业有关,关注人的生活及城市、国家的发展变化;其二是关注历史沉淀、有故事的人或历史价值的影像内容,也有拍一些艺术作品。

他说,在过去数十年到过马来西亚多次,拍摄很多马来西亚景色、人文照片,现场展出其中的佳作是他1998年在金马仑高原拍摄,该照片在中国国际艺术展中获得优秀奖。

包承立赞扬马来西亚人非常亲切。

中国师包承立说,这是他首次到芙蓉市,周围环境乾净及宁静,是非常适合居住的环境,就如世外桃源一般,而此景在中国看不到,如今的中国到处是钢骨水泥森林。

他说,马来西亚的人都非常亲切。

他感谢森州学会主办“马中印象”展,让两国的界能互相交流。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摄影

芙蓉艺术巷步行街

森美兰摄影学会

相关文章

胡传成 ── 芙蓉人熟悉的朋友 他的笑容 永在怀念中

服务报业逾40年 本报资深专职摄影Ah Seng 哥逝世

摄影协会走入原住民村 拍风土人情不忘关怀捐物资

森摄影学会28日办比赛 捕捉模特儿风姿

天气及挖掘工程现阻力 艺术巷排水提升工程展延完工

47天非洲之行 黄思华用镜头说故事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