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州人头条|兴都庙走多元路线 印制中文手册迎华裔访客 - 中国报 Seremban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森州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森州人头条|兴都庙走多元路线 印制中文手册迎华裔访客

    (马口1日讯)兴都庙走多元种族路线,为华裔访客提供中文手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位于马口万乐镇的百年兴都庙Sri Maha Muthu Mariamman最近设中文手册,以方便全国各地得华裔游客前来观光时,可了解该庙的历史及资料。

    张聒翔(中)与西华加马一起展示手中的中文手册,左为仁保市议员阿素古马。

    马口百年兴都庙宗教师西华加马告诉媒体,经过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的大力宣传之下,该庙近来获得许多来自外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他说,经过理事会的商讨后,决定印出一本中文版本的手册,小册子上介绍该庙的历史由来以及该庙的日常运作,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可以对庙宇更深入了解。

    小册子以中文版本介绍该庙的历史以及各种日常运作资料。

    张聒翔今早拜访该庙时,也对这本小册子赞不绝口,同时移交了2万令吉拨款予该庙。

    他说,该庙已经是变成了马口其中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可以看到该庙的理事会也非常的用心管理,获得越来越多华裔的同胞或者是华裔的游客参观,如今一般游客来到马口游玩,都会顺道游览这座百年兴都庙。

    “理事会也很用心,印制了这个中文版小册子或者是中文传单,传达有关他们神庙的一些历史、日常提供的服务及各种讯息。”

    他认为,该庙本身历史是已经超过一百年了, 一直以来四周围都有各族同胞在一起生活,一直都是和睦的共处。

    “随着兴都庙在重建后,获得很多非兴都徒的参观拜访,也显示出我国各族之间的和谐的程度,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鼓舞以及难得。”

    他认为,中文小册子的举动,也让更多华裔游客可以乘机认识该庙的历史以及习俗。

    斯里玛哈慕都玛里安曼庙在近些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华裔游客到访。

    ■手册内容记载历史

    中文版的小册子包括记载了该庙于1904年兴建,至今已有了118年历史,在1904年期间,当时的马口万乐镇只是一个被称为伯克利园丘(Barkeley Estate),现有的兴都庙在当时仅是在园丘内一座小小规模的庙宇,该园丘以种植胡椒为主,总面积为198英亩 。

    资料记载,当时英殖民政府,从印度引入劳工到这里工作,当时这里也有一所小学,名为伯克利淡米尔小学,在1938年后,该地地主伯克利将该土地转售给一名台湾商人泰梳先生,后来伯克利园丘也被易名为泰梳园,接着伯克利淡米尔小学也被易名为泰梳淡米尔小学。

    1958年,泰梳先生先生把这块土地卖给卡雅纳苏德兰,1960年卡雅纳苏德兰又把这块土地售给Kemajuan Bahau 公司,该公司则把一块1.1英亩赠送给印裔同胞作为兴建兴都庙,另外5英亩土地面积则作为兴建一间淡米尔小学。

    这块土地后来被取名为万乐镇(Bandaria)后来又改成Taman Meranti 中文名则被维持为万乐镇。

    张聒翔(中)移交支票予西华加马。

    ■庙内部建设提供多元化服务

    斯里玛哈慕都玛里安曼庙在1988年开始筹款,当时筹款约630万令吉的扩建计划,于2014年2月24日竣工;在2014年,该庙理事会又展开另一个筹款运动,这一次目标为530万令吉,至今尚缺50万令吉才能达到目标。

    小册子也记载下,该庙目前的日常活动包括有坐禅堂客,例常祷告及庆祝活动,如今该庙也设有免费医药检查及治疗,一间拥有大量阅读书籍的迷你图书馆。

    此外,该庙的二楼也是一间社区礼堂,让善信可做瑜伽运动,该庙同时每日提供至少80份免费午餐于公众;庙里也设有7间民宿,2楼有一个共婚宴客礼堂;另外该庙也有提供订婚登记服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