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中“老同学”情比金坚 30年风雨不改办聚餐会
(芙蓉22日讯)毕业六十载,一班已经逾80岁的“老同学”,在过去30多年来风雨不改相约聚餐,深厚情谊令人为之动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作为芙蓉中华中学1962年(第三届)的毕业生,也是芙中创校以来,唯一一届没有出版毕业刊的芙中毕业生,却情比金坚,坚持每年同学聚餐。
发起人何玉贞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芙中第三届毕业生同学会成立于1992年,源于当年芙中校友会举办的“花城宴”。
她追述,当年她是芙中校友会理事,而校友会准备在芙蓉市政厅礼堂举行一场“花城宴”,好让每一届的芙中毕业生都能欢聚一堂。
“而我就自然担起联络人,联系第三届的毕业生出席盛会。”
她说,第三届的芙中毕业生共有80多人,包括文科和理科班的学生,扣除已经定居外国和不幸早逝的学生,第三届的芙中毕业生出席者多达40人。
她表示,自从“花城宴”的聚餐之后,第三届芙中毕业生便每年延续举办“老同学”聚餐,除了同学之外,也邀请老师出席。
她说,由于第三届芙中毕业生没有毕业刊,缺少同学们的联络方式,在召集同学方面显得较为吃力,但她始终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当年的电话费比较高昂,但为了聚餐,我们还是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
直至网络发达的今天,同学们也运用社交媒体开设群组,往后的聚餐便通过群组发出通知和报名,30年来从不间断“老同学”聚餐。
■聚餐不再有老师的出席
今年6月的聚餐,出席的“老同学”共有25人,包括20名同学和5名配偶,唯一的遗憾是今年再也不见任何一位老师的身影。
何玉贞表示,过去数十年的老同学聚餐,都会邀请6名当年执教过的老师出席,惟岁月不饶人,随着老师们因年事已高相继去世,今年的聚餐,不再有任何一名老师的身影。
她也说,同届的毕业生当中,最年长已经85岁,最年轻也已79岁,相聚的日子变得何其珍贵,因而今年的老同学聚餐,大家都显得比过往主动。
“这也许与经历一场疫情之后有关,大家变得更加珍惜相聚的日子。”
她说,由于同学们年事已高,大多不方便夜行,老同学聚餐在数年前从晚餐聚会,改为午餐聚会,唯一不变的是彼此相聚的赤子之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自从成立同学会,除了每年的老同学聚餐,同学也积极响应回馈母校活动,其中有15名老同学也成为母校永久赞助人。”
她说,多年来,同学捐赠回馈母校的款项已超过11万令吉,芙中100周年校庆时,第三届芙中毕业生还买下4桌餐券到场支持。
■弥补当年遗憾 出版毕业刊
为了弥补当年没有出版毕业刊的遗憾,第三届芙中毕业生于1992年出版纪念刊,再于1997年进行再版,推出完整的纪念刊。
提到第三届芙中毕业生成为芙中有史以来唯一没有出版毕业刊的应届毕业生,何玉贞回首往事笑称,由于当年前一届毕业生的毕业旅行发生一些事故,时任校长便发出禁令,不让第三届毕业生举办毕业旅行。
“我们当时就赌气,校方不让举行毕业旅行,我们就不做毕业刊。”
就这样,在校方与毕业生无法达致共识之下,毕业刊之事不了了之。为此,在1992年的“花城宴”重新找回大部分的同届毕业生之后,便兴起出版纪念刊,填补当年的缺憾。
她表示,当年的纪念刊筹备工作一共花了同学们半年时间,毕竟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采集资料的工作不易进行,因此初版的纪念刊不算完整,也因而于1997年出现了完整版的纪念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