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琪清:若不持续推动 中华文化于下一代或消失 - 中国报 Seremban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森州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谢琪清:若不持续推动 中华文化于下一代或消失

    (芙蓉7日讯)亚沙区国会议员谢琪清认为,虽然学生不会在一天内接触到裹粽子后,马上就能掌握裹粽子的技巧,但至少学生能从中体验,若不持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或许文化就会消失在下一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社团民间组织在文化推动方面,应持续性进行,如森美兰善之家协会近期走入不少校园,教导学生们如何裹粽子,让学生能亲手参与。

    (视频:本报 黄健伟)

    他指出,这也让学生的学习生涯增添乐趣,不再只限于课室上课,显得沉闷,也能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让学习生涯有不同的元素。

    他今早于芙蓉三民华小为该校“欢乐端午,传承民俗”端午节活动主持开幕时,如此指出。现场由森美兰善之家协会的义工们指导学生们裹粽子。

    谢琪清(前左2)在善之家协会义工的教导下,学习如何裹粽子。

    他说,近两年来,尤其疫情后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举办欢庆端午节活动,以往学校大多数举办的传统节日除了农历新年,都是中秋节。

    他指出,不只是新生代,许多成年人也无法掌握裹粽子的技巧,现代鲜少有家庭有在家亲自裹粽子,加上时代的进步,如今全年都能买到粽子,不只是限于端午节,也让大家逐渐遗忘裹粽子的技巧。

    获得创意龙舟设计比赛冠军的队伍,与嘉宾们在台上分享喜悦,后排右起为萧美玉、蔡宛亲、谢琪清及谢巧欣。

    他说,这也让大家有必要思考,身为华裔子弟,我们是否应该配合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欢庆活动,传承民众文化。

    另外,他现场宣布拨款2万令吉给该校,其中5000令吉拨款予该校特殊班,1万5000令吉则拨款于该校董事部作为活动基金,包括下月举办的芙蓉县篮球赛。

    学生们忙了一个上午,终于能吃到自己亲手裹的粽子。

    ■应从小学生开始认识民族习俗文化

    三民华小董事部财政蔡宛亲指出,端午节是华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及缅怀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而屈原不屈不饶及忠诚爱国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她说,端午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每当端午节到来,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有的地方甚至会举办赛龙舟,因此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她说,来到现代,粽子的演变也随着不同籍贯有不同的特色,一般上市场上看见的粽子是四角,而海南籍贯的粽子是五角型,口味也因各籍贯有不同的特色。

    她认为,要让下一代对民族习俗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应该从小学生开始,也让他们晓得不同习俗中的典故。

    谢琪清(左2起)移交2万令吉拨款给予学校,由蔡宛亲代为接领,左起为谢巧欣及萧美玉。

    ■学校背负传承文化责任

    校长萧美玉指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传承着中华5000年来的历史及文化。

    她说,在端午节,通过吃粽子、赛龙舟,能感受当中的文化气息。而学校除了传授知识,也背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

    她指出,学生在欢庆端午节、吃着粽子的同时,也要谨记屈原的爱国精神及他坚定的信念,并向屈原学习,为自己的人生竖立梦想,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

    另外,现场也颁发学校早前举办的创意龙舟设计比赛奖品予得奖者,一同分享喜悦。

    出席者包括该校家协副主席谢巧欣、森美兰善之家协会主席刘美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