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研往“智库”方向发展 收集史料 供华社分享
(芙蓉16日讯)华社研究中心(华研)董事主席姚迪刚说,华研会继续华社赋予重任的使命,收集及保存马来西亚华人史料,并往“智库”的方向发展,与大马各地的华团、乡团一起守护华人在马来西亚走过的路、文化及历史,以及快要被忽略的史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希望未来能把华研过去这些年收集到的史料、资料,与华社共享资源。
他今日在森华堂出席华研与森州华团交流会上指出,1985年成立的华研如同智库,收集马来西亚华人史料做研究,当华团对一些课题有所需要时,都可到华研搜索资料。
他指出,华研这些年来从最前线的收集马来西亚华人史料、资料,慢慢演变成专业研究中心,今日华研有收集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的图书馆、有6万册专业书籍,也出版了150本学术性书籍,今年也成立电子图书馆,职员日以继夜把珍贵文史资料数码化及转为电子档,民众只要进入电子图书馆,基本上都能搜索到所需的资料。
“我们一直默默收集马来西亚华人史料,国内外学者若有需要都可到华研调阅资料,如今也是时候华研走入华社,把收集的资料带到华社与大家共享。”
他说,华研除了延续传统的收集史料工作,华研新届董事会也成立“智库”及民调小组,其中“智库”把珍贵的学术研究或是华社关注的问题,以简单方式整理、呈现;至于民调方面,华研过去做的研究也准确预测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及2013年6州选举的结果。
他提及雪隆惠州会馆今年庆祝成立160周年纪念有主办吉隆坡开埠功臣甲必丹叶亚来的系列活动,该会馆近日拜访华研,对华研收集到的数百份叶亚来史料赞叹不已。
■黄俊棠:华研与华社华团命运休戚与共
森华堂主席黄俊棠说,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是全国各州华团领导机构于1984年8月12日,通过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筹组,并于1985年元月成立,同年9月15日对外开幕。
他说,与华社华团命运休戚与共的华研,多年来在推动学术研究和高层次文化研讨会,扮演着积极推动的角色。
“国内外政局日趋复杂的年代,我们需要像华研此类扮演指导方向作用的学术机构,发挥作用,指引大家前路如何走下去。”
他说,华研一行人此次到访森华堂与华团领导交流,针对华社关心的议题进行讨论,并探讨华团与华研开展合作的空间,也让森州华社深层了解华研的发展现状,以及最近成立的华研智库所取得的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出席交流会的有华研署理主席拿督郭义民、副主席拿督杨括添、义务总秘书陈松青、总财政姚迪聪、智库委员会副主任潘永强博士、学术董事陈中和博士、华研中心主任詹缘端、公共联络主任兼研究院郑名烈博士、森华堂顾问刘志文、陈永明、署理主席张金祥、总务蔡宛亲及森华堂华人文史馆主任陈嵩杰。
■詹缘端:馆藏部分资料电子化
华研中心研究主任詹缘端说,华研自2011年,将集贤图书馆2万余册原馆藏提升至6万余册,并先后设立近10种特别收藏与两间专门典藏室。
“与此同时,自2014年至2018年创立陈充恩电子图书馆(http://davidchenlib.org)完成典藏图书与资料的建档与电子编目,计划逐步将全部馆藏目录与部分资料电子化,以便海内外学者进行研究检索工作。”
他说,上述工作除了为华研建立永久性研究资料库,一方面也有利于制定未来的研究课题与学术发展方向。
他说,华研也着手展开华社历史文献的保存及修复工作。
他说,迄今为止,华研出版各种专着与研究专题,包括国外大学或研究单位合作的联合出版专着,总量超过150本。
他指出,2022年9月,新届华研董事会组成后,便大力筹募中心永久性营运基金,同时设立数个学术基金项目,新董事会也改组原策略研究委员会,提升为“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投入资源进行不定期的各类民调与时事课题研究和报告,成果颇受华社肯定。
■潘永强:未有研究分析全职团队
华研智库委员会副主任潘永强博士说,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目前尚未有自己的研究分析全职团队,如今是依靠学术董事执行一些工作,希望未来能发展变成实体化研究团队,聘请全职分析员、研究员,做更多系统化的工作。
他举例,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在2022年全国大选及去年的6州选举,进行选举分析及选后评论分析报告,最近也有客座研究员出版马币汇率分析报告,迟些也会推出选举制度改革报告、电子商务转型对华商、中小企业影响的报告等。
“我们计划每年至少发表3至5篇分析、研究报告,同时接受外界的研究委讬案子。”
他说,华团在公民社会里,扮演着政策施压及舆论领导的角色,华团可通过委讬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针对一些课题、政策,进一步分析及研究,以作出一份详细报告,藉此华团可以与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有更密切合作。
“华研智库发展委员会可以给华团提供后援及支持工作,让华团在发挥政策监督及影响方面,有更扎实的资料及系统运作分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