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系列/专题

戏院

文 文 文

邓家修叙说昔日情怀 见证老戏院盛衰

(芙蓉9日讯)传统落幕,昔日情怀依旧!

在50、60年代,裡大荧幕的电影故事,曾经为无数的家庭带来欢笑、泪水、惊心动魄或浪漫的场景,纵然老已经如电影般下画,戏裡戏外,依然有说不尽的故事。

邓家修从小热爱看电影,踏入社会也在戏院工作直至退休。

曾在传统任职25年的邓家修(67岁),于70年代至90年代见证了传统的盛衰,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提供许多私人珍藏,尤其是电影海报,都是经典之作。让人回味的不只是电影,也牵动了老那些年的集体回忆。

邓氏从小学开始喜欢看戏,学生时代常往跑,1972年中学毕业,两年后竟在机缘下在芙蓉奥迪安上班,从事助理兼广告设计。

国泰机构旗下的芙蓉宝石戏院,主要播映中文影片,在90年代初仍可见热闹的盛况。

他说,那年代,主要属于两大巨头,国泰机构或者邵氏机构,他工作所属的皆为国泰机构旗下奥迪安(ODEAN)及芙蓉宝石(RUBY),国泰机构的总部设在新加坡,由陆佑之子陆运涛创办。


他从最初广告设计担任至副经理,曾在1991年被派到马六甲国泰升任经理,后来调回芙蓉宝石担任经理至退休。

戏院需要多样化的宣传工具,除了媒体宣传、传单, 还有流动播报车。

“学生时代我就喜欢看电影及收集电影宣传单,而且对广告设计很有兴趣,就这样进入这行业,从1974年至1999年,经历长达25年的电影院生涯。”

他忆述,宝石大多数是放映华语、粤语影片及印度片,奥迪安多为英语片,本地马来片及印尼片。

“这两间都是在1964年开幕,奥迪安是1月5日,由国泰机构董事长陆运涛亲临开幕;宝石在1月9日,由时任森州最高统治者端姑慕纳威主持开幕。”

配合电影的上映,戏院外也设置吸睛的大型宣传广告牌,70年在芙蓉奥迪安上映“大灰熊”,造势宣传非常抢眼。

■奥迪安马来戏很卖座

邓家修指出,奥迪安的马来戏很卖座,特别是在白天时段下午1时、3时、5时及7时皆满座,反而是晚上9时没有人,这是因为观众是从郊区地方搭车到来芙蓉,例如从日叻务远道而来, 皆因芙蓉比小地方放映的电影换画比较快。

他披露,奥迪安共有845个座位,在70年代,最靠近萤幕的前3排座位,票价65仙,接著的10排座位(二号位)1令吉,距离屏幕最远的座位(一号位)售1令吉40仙,楼上票价2令吉30仙,特别位(楼上)后期到了80年代,楼下一律1令吉40仙,楼上保持2令吉30仙。

他说,当时65仙的戏票比较容易售出,随时可以跳去二号位坐,更节省,他想起学生时代在英舞罗有40仙的戏票,还要带手巾绑座位,因为是先到先坐;最舒适的是奥迪安,全部都是有坐垫的座位,而宝石楼上座位有坐垫,楼下座位皆是板椅。

配合播放大片“星球大战”,戏院的宣传布置都充满了电影的氛围。

■每张戏票需付娱乐税

邓家修透露,每张戏票都需缴付娱乐税给政府,比如1令吉就需付25仙娱乐税,1令吉40仙戏票抽取45仙,2令吉30仙戏票的娱乐税被徵收55仙。

他说,至于英文片是根据票房收入,片商与电影机构的利益分配是60:40 ,一些大片例如“占士邦”,片商抽取利润高达70至80%,所以票价也肯定调整,楼下座位的票价从2令吉30仙调涨至3令吉。

民众在过去可通过报章查阅戏院每日放映的电影及时段。

“卖座影片例如周润发主演的港片‘赌神’,片商指定要某数额的分账,电影机构必须确保有高票房及收入。”

他指出,每天晚上都要向总部汇报当日收入,总部也决定安排每个月有哪些电影排期上映,不卖座的电影则需以其他戏来补位。

他提及,英文影片若没有中文字幕,观众的反应一般欠理想。

那些年的爱情文艺片,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要有2放映机
播戏不中断

邓家修披露,在播戏时有2部放映机,一部机完成放映后,另一部机接下去,一卷片需要20至25分钟才跑完,通常一套电影1个半小时(加上广告及预告片),通常是4至5卷片,因为每个电影胶卷只可播20至25分钟,接著就要换片。

“因此,必须有3人轮流播放影片,每一次播放影片时,需有2人同时在场,以进行换片。”

他说,的上班制是从上午10时至晚上11时,像奥迪安职员结构有经理、2位助理,3位售票员,另有6人为收银员及清洁工、3位播放电影操作员。

邓家修的工作生涯都在戏院渡过,收集不计其数的电影宣传海报,每一份都能牵动他说出许多的故事。

■播戏最头痛停电

传统没有冷气设备,都是电风扇,最头痛是戏播映过程宣告停电!

邓家修细诉小故事时指出,每当发生停电事故,全的观众就要坐著等,此时管理层就拨电给电供局,如果过了1个小时,依然无法恢复电源,就要决定退款,还是以一场戏来取代,这些都需请示总部。

此外,他指出,也会使用各种方式宣传新片上映,尤其奥迪安,因为位置不在市中心的范围,他们就会通过沿户派发传单、在媒体打广告或用播报车,通知民众有新片即将上映,他偶尔也参与涂写广告。

他记得,是一个星期只播映一套戏,订在每周四换新片上映,此外,周六半夜场也将率先播放新戏,从晚上11时30至凌晨1时。

他指出,在他学生时代至进入工作前两年,每逢星期天早上11时,将放映一场电影是平价早场,票价分为三号位及二号位65仙,一号位1令吉,特别位1令吉40仙,放映的片子是第二或者第三次重映,反应依然叫座。

他说,直至1976年改为每逢周六半夜场的影片,星期天早上11时加场,票价就没有特别价。

採用70公厘直径胶卷的影片是大银幕,音响素质佳,这类影片都是叫好叫座,芙蓉只有奥迪安拥有可放映70公厘胶卷大影片的器材。

■在工作有满足感

经历传统最繁盛的时期,也随著电影院技术转变,邓家修见证了传统被时代淘汰 ,他指出,现代电影院发展到集合几间,影片的选择更多元化,不像传统,只有一个屏幕,民众需等一部戏下画才可看新戏。

他举例,当年成龙主演的电影,需要在上映3个星期,所以民众需要等播完这部戏才有机会看新戏。

“国泰机构旗下院线除了芙蓉,在日叻务、瓜拉庇劳及淡边也有小型,当年邵氏与国泰两大机构各自在全国拥有60多家。”

他提及,国泰机构创办人陆运涛在1964年6月,不幸在飞机失事中逝世,后由他的妹夫朱国梁继承。

热爱看戏的他,觉得能在工作让他很有满足感,他回忆起最煇煌的时代,由70年代至90年代,国泰院线发行影片计有1972年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1973年精武门、猛龙过江;1976年至80年国泰院线发行的影片进入秦祥林、甄珍、林凤娇、秦汉、林青霞时代,包括秋诗篇篇、一廉幽梦、好女十八变、女朋友、婚姻大事、女记者。

“1975年许氏三兄弟出品由许冠文,冠杰,冠英主演;1975年鬼马双星、1976年天才与白痴、1977年 半斤八两,1979年 卖身契,全部由国泰院线上映。”

他说,成龙从1978年蛇形刁手成名,1979年龙拳、1980年 师弟出马、1983年 五福星、1984年A计划、1990年的超级警察是在马来西亚拍摄;嘉禾出品,国泰院线上映的影片有1977年温拿与教父 、1978年追赶跑跳踫 、1979年赞先生与找钱华、杂家小子、1984年人吓鬼。

他披露,奥迪安上映经典英文片包括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金谷龙虎会(Mackenna’s Gold )、十二金刚(The Dirty Dozen)、壮士雄风(Where Eagle Dare )、宾汉(Ben Hur)、1977年星球大战( Star War)、猫王( Elvis The Movie )、帝国反击战(Empire Strike Back)、第一滴血(First Blood)则是蓝波英雄人物的诞生。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戏院

相关文章

随陌生人进入或溜达 小不点成戏院美食通

◤森州疫情◢【森州人头条】芙各戏院关了 周边商店更冷了

【今日森美兰头条】僅剩戲院獨撐 花城廣場成空城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