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员手捉相机 捕捉镜头下每刻感动
(芙蓉13日讯)一张张触动人心的大师级人文纪实摄影作品,述说着每座城市每个角落淳朴又真实的生活小故事,没料到的是,这些作品竟是出自小小文员Jasmine陈钰莹之手,教人惊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巷、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而人文纪实摄影最动人之处,就是摄影师在按下快门之后所摄入的画面,日后几乎不可能有第二个同样的画面再出现。
偏好街拍人文纪实摄影的摄影师,通常需要背着十几公斤重的器材满街走,体力差一些都不行,但个子娇小玲珑的陈钰莹,偏偏爱好街拍人文纪实故事。
来自森美兰州文丁小镇的陈钰莹,一直以来都是一名文员,看似与摄影扯不上任何关系。
然而,十年前却因工作机缘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从此迷上摄影,甚至在求职时大胆向雇主坦言本身热衷于摄影,随时可能因为摄影而需告假。
陈钰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也许很多人在童年或少年时期就已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她却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才觅得人生最大兴趣。
她说,三十岁之前,她不曾接触摄影,即便经常看到周遭有朋友拿起相机“卡嚓、卡嚓”地拍不停,却从来无法勾起她爱上摄影的冲动。
直到她加入森州马华任职文员后,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一名爱好摄影的发烧友。
她表示本身先是好奇图像处理,经过对方不厌其烦地解说后,对图像处理感到兴趣,并自行着手尝试,后来延伸至摄影,乃至于渐渐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陈钰莹开始入手摄影器材,不断揣摩拍摄的技巧、取景的角度,逐渐发展为一名业余摄影师,是许多宴会活动的御用摄影。
成为业余摄影师之后,除了承接宴会和活动摄影,她也与美容院合作,为美容院的顾客拍摄,最后更成为多元化摄影师,拍摄邀约源源不绝。
摄影是生活.生活就是摄影
除了业余摄影为陈钰莹赚取额外收入,摄影更直接融入她的生活,如今摄影就是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就是摄影。
“现在只有摄影活动能够激起我拿年假的欲望,现在的假期都为摄影而放。”
她说,踏入摄影初期,会比较偏爱“微距”,通过镜头捕捉大自然的昆虫世界,很多时候为了拍摄昆虫跋山涉水,在森林待上好长一段时间。
然而经历漫漫十年的摄影路,陈钰莹逐渐发现,街拍人文纪实故事,更能让她找到心灵上快乐的感动。
她说,人文摄影题材丰富,且容易触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必有它的安排。去年初开始,适逢新冠病毒肆虐,许多宴会或聚会活动被逼宣告暂停,这让许多人的生活顿时受到影响,生活节奏也因此放缓。
就在这时候,陈钰莹开始放缓生活脚步,无意中发现许多平时因忙碌而忽略的人文纪实故事。
不同时代、不同成长背景延伸而出的生活方式,会产生许多值得记录的特色。就如看到传统手工包,通常让人联想到的是出生于五、六十年代长者对手作的坚持。
每天大清早就摸黑起身,从搓面粉到馅料调味,才能让顾客享受到诚意十足的美味包点。
就这样,陈钰莹在疫情期间,展开了她的人文纪实摄影之旅,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了一段又一段难能可贵的人文故事,用她的文字为珍贵的照片填上精彩。
爱吃也爱拍
陈钰莹表示本身很爱吃,尤其是一些传统风味的美食,放入口吃的是味道、寻的却是满满的回忆。
她说,爱吃加上爱拍摄,无形中要加强“收风”的能力,只要身边朋友发现“好料”都会通知她去品尝和拍摄。
“目前,我比较时常在森州和雪隆地区找吃和拍摄,需要留宿的偏远地区,暂时都去不了。”
在陈钰莹的人文纪实摄影作品当中,其家乡文丁,以及深具历史价值的吉隆坡茨厂街都成了她的目标对象。
文丁和吉隆坡茨厂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不过。
然而,当看到陈钰莹镜头下的文丁和茨厂街,却依然被那一张张的精彩照片所吸引。没想到,经常都看到的老茶室、旧摊位,竟然能用如此感人的方式呈现。
尽管陈钰莹对家乡文丁和茨厂街都非常熟悉,但她每到熟悉的地方准备捕捉镜头时,都会把原本熟悉的“即有印象”放空,让自己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敞开双眼,观察和捕捉刹那间的画面。
她说,每当在本身面子书张贴人文纪实照片和贴文时,都会获得很大回响,让她甚为感动。
“我决定把人文纪实摄影定为我摄影旅途的最终目标,今后将持续朝向目标前进,发掘周遭更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