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森州人 > 芙蓉专线

新村

路名

文 文 文

【森州人头条】芙蓉国会再有5新村 路名申请全批

(芙蓉22日讯)继芙蓉县8大华人获官方承认被赋予,市议员乘胜追击努力争取,芙蓉国会选区属下再有5大华人申请全获批准。
 
新增的5大华人,分别是武来岸、乌鲁峇玲珑、汝来、巴音及文丁,5个华人皆座落于芙蓉国会选区的范围,不同的是,前两者隶属于冷京州选区,其余则属汝来州选区。

文丁新村同样难逃发展洪流,强被冷京路劈成左右两边。

随着这5个新增华人被正名,整个芙蓉国会,就仅剩板底华人在申请中,一旦获批官方,意味着芙蓉与亚沙国会选区属下的华人,皆获各自的官方

有别于市区的华人,位于汝来及附近的5大华人,虽远离大城市,唯远郊的地理位置特殊性、人口特色,最后反成就每个的特点。

文丁新村是众多华人新村,唯一一个门牌顺序而立的新村。 

 
以武来岸为例,落在雪森边界的地理环境,造就一分为二,村里逾200位村民,雪州与森州各管一半,名副其实现行一国两制的

另外3个华人的一分为二却是人为,巴音、汝来或文丁皆是因为兴建主干道路或周边土地蓬勃开展,因而被迫一分为二。


文丁新村的村屋门牌有序,左边是门牌185号,右边是门牌186号。

 
芙蓉市议员何永铧受询时向《中国报》证实,芙蓉市政局一站式小组5月初会议上一致通过上述官方的申请,随着早前获批的芙蓉市的市区于本月16日陆续完成安装新路牌的工程,未来2个月全面开展这5个城郊华人的安装工程。
 
“如无意外,芙蓉国会和亚沙国会选区下的华人(除板底华人外),今年内皆陆续喜获官方和路牌。”

巴音新村被形容是老人村,村里不少村屋门牌重叠,令人错乱和误以为鬼打墙。

■有官方才算“合法居民”

“人要名、树要皮,华人一定要有官方,才算是‘合法居民’。”
 
何永铧妙借红色身分证比喻未获官方的华人,由此可见,有无官方,对华人的未来发展和存在价值起着深远影响。

汝来新村遭汝来旧街的主要大路一分为二,新村变成一边是大群落,一边是小群落。

      
“国内的华人如果没有官方的存在和社会身份对政府机构而言,就好比定居国内多年的国民,所持的却是红色身分证,社会身份尚待政府承认。”
 
他强调,这些被视为不“合法”的华人,自然是无法获得政府拨款,如今再加5个华人获批,其理就与喜获“身分证”无异。
 
武来岸新村因为地缘关系,被分为雪森两州管辖,现行一国两制。

■获官方可申请政府拨款

在希盟执政森州以前,华人各方面的发展,以基建和软体为例,十分简陋、落后,有的更长年不获拨款维修,呈破败之象。

何永铧坦言,华人的发展不能单靠国州议员的拨款,的整体发展将为村民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是所有村民的聚落点,既是村民的出生地,也是许多村民向往慢慢老化,安亨晚年的老乡。

乌鲁峇玲珑新村年久失修,牌楼字也褪色脱漆,日后可申请拨款修护。

 
他认为,华人获官方,日后除了代议士的拨款,还可以名副其实申请政府拨款,如大马道路档案系统(MARRIS),提升或维修的各种建设,把重新规划,打造成宜居的环境。
 
“宜居的,包括优质的基建和软体,既宜于老化,亦把宜居带向外推移,鼓励在村老化,吸引年轻村民回流,或留住村民在发展自己事业,活络化的氛围和人气。” 

何永铧

■何永铧: 尽量统一化

何永铧指出,尽量统一化华人,除非本来已有,否则,皆采用Jalan Kampung Baru XXX(XXX为名字)。
 
“以武来岸(Broga)为例,其官方为‘Jalan Kampung Baru Broga’,巷名就是Lorong Kampung Baru Broga,以此类推,重在易记,方便各造。”

5大郊区华人新村,右2起杨谭顺、林锡强、村秘书杨生泉、黄国明、杨景量、薛福兴与芙蓉市议员何永铧、塔那拉登及杨嵋婷(右),分享新村喜获官方路名的消息。

他认为避免过于复杂,易记和统一化更有利于政府处理的事务包括申请。
    
“一旦完成安装官方的路牌后,村民若认为有必要,可自行前往更改身分证的住址,相信自此以后,外人找不到门牌的这类乌龙事不会重演。”

乌鲁峇玲珑大多门牌已经锈化,外人根本看不清。

■郊区华人有“小名”

 
往日,郊区华人虽然没有官方,不过它们都有“小名”。
 
与郊区华人村长进行访谈时,从他们呼唤的名称,意外揭发原来他们都不叫汝来为汝来,而是“雪邦路”(Sepang road)。
 
而乌鲁巴玲珑,只有外人或年轻人会唤这名称,人或老一辈常挂在嘴边的“十八碑”,其实说的就是乌鲁巴玲珑,令人大开眼界。
 
村长们也与记者分享,外埠或城市人熟悉的冷京路,当地人可能以为是陌生地方,要向他们提“西贝”特别是老一辈马来人,他们习惯用西贝这名称。
 
西贝和十八碑的由来与该地区座落的道路有关,十八碑刚好就在十八石里路处。

杨景量

■杨景量(武来岸村长):

武来岸奉行一国两制,雪州领土的武来岸,自2008年雪州政府由希盟执政后,不久就有,不过没关系,如今森州的武来岸也同样有,虽然较“邻村”晚了几年。
 
“可是不知是雪州邮差先生不够专业,抑或方向感不好,明明是武来岸,村民每次遇到雪州邮寄来的信,向来比较慢,反而森州寄来的就不会出现这问题。”
 
和其他华人一样,华人没经过规划,门牌不顺序,有次警察接报进捉贼,结果走错路,贼没有捉到,逃到无影无踪,警察还困在,转不出来。
 

薛福兴
 

■薛福兴(乌鲁峇玲珑村长):

出入口多是最大的“特色”。这些出入口只有村民知道,不是住在的人,他们来到,就只懂进不会出。
 
这些年来的周遭建有不少住宅区,好处就是路确实变成“条条大路通罗马”,方便居民和村民穿行,坏处就是路口太多,路也变得复杂,外人眼中的迷宫。

有不少基建久未修护,包括牌楼的字体严重褪色和脱漆,多家村民的门牌不是锈化脱漆,有的人的门牌甚至模糊到已看不清是7或4,有的是门牌松脱,最后被吹到不知所终,因是空置的村屋,很久才被人发现。

这些年维修基建的费用全靠芙蓉国会的拨款,现在终于获得官方,可以名正言顺申请政府拨款,替进行提升和维修,特别是修护名字被“吃掉”的牌楼。
 

黄国明

 

■黄国明(汝来村长):

汝来目前约有190户,与其他的郊区华人一样,汝来也是一分为二的设计,中间隔着一条大路。
 
“我们只认人不认门牌,有时候突被问及这门牌在哪边,同样也会被问倒,加上门牌不顺序,被排得很乱,本来单号,突然变成二位数的门牌,我和村秘书杨生泉也被搞乱、头晕。

我们刚接任村委会曾要求村民配合,留下个人资料特别是地址,方便村委会收集成通讯录,日后接获投诉可以马上找到地址处理投诉,可惜大多数村民担心资料外泄,最后不了了之。
 
和路牌,我相信对我们(村委会)处理村民投诉绝对是事半功倍,省下很多去找投诉人地址的时间。 
  

林锡强

    

■林锡强(巴音村长):

巴音早年也是抵挡不住发展洪流,遭新建大道和兴建房屋计划两面夹攻,锁在中央。
 
现在整个只剩下一群老人家守住老家,家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往外闯,加上附近一带好多年没有新发展,年轻人已经很少回乡,这里有不少空置着的村屋。
 
我们私底下叫这里做“老人村”,因为现有住户几乎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或姐妹,有的是独居等,不过,的氛围还是很好,可能大家年龄相近,互相照顾。  
  
巴音有部分村屋落在不同路巷,门牌却是同样号码,这边67号,后面也有一间67号,令人错乱,明明才看过67号,怎么又出现67号,然后转一个圈又是67号,常常闹出笑话。
  
有了和路牌,就可以解决类似像鬼打墙令人错乱的门牌重叠问题,日后找67号,可以问第几路。

杨谭顺

  

■杨谭顺(文丁村长):

  

文丁与其他华人最不一样之处,就是村屋门牌顺序而建,门牌从一号顺序至200号。
 
以前就是这样,政府或村委会没有介入去调整,如果不是后期被新建衔接冷京方向的主干道路劈开,分为左右两边,文丁就是唯一门牌顺序而建的完整性不受破坏的华人。”
 
整个约有260户,95%是华人,大多是一家人同住,多年以来里的气氛还是这么人情浓,烟火味儿足,主要是空屋比较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新村

路名

相关文章

全村挂上350新春灯笼 百家村 喜气满满

邱培栋:提升基本建设 59新村2年获1950万拨款

亚沙国会分发国旗予4村委会 让新村洋溢爱国气氛

申请昌明社区繁荣计划拨款 日叻务8新村各获10万

李光兴: 冀万茂新村一条路 以其名字命名

提升设施工程欠完善 武吉庇劳村民喊“不收货”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