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苦家庭 栽培16名大学生
(芙蓉11日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及注重宗教教育,让16名兄弟姐妹长大后,依然相亲相爱,还成人成才,个个皆是大专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拥有16名兄弟姐妹的企业家莫哈末雅兹指出,虽然兄弟姐妹众多,但父母从不曾忽略每个孩子,给予他们无限的关爱及注意。
他说,16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到第十一是男生,第十二至十六是女生。
排行第十一的莫哈末雅兹在面子书分享经历时提到,拥有那么多兄弟姐妹不易,但他非常佩服父母的毅力,成功栽培他们成人成才。
他回忆起母亲1991年怀着最小的妹妹时,父亲不幸中风及瘫痪,他们一家人瞬间失去经济支柱,生活陷入困境。
莫哈末雅兹说,当时家里没有多余积蓄,一直以来,家里收入也仅足够糊口,庆幸的是较后获得清真寺发出150令吉援助金。
“母亲靠着150令吉,养育我们及照顾瘫痪父亲,那是要如何生活啊?这一切都是真主阿拉的安排,也自有道理。”
他指出,虽然当时一家人生活困苦,但兄弟姐妹却从中学习坚强及独立。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外出工作赚钱,包括当杂役、收破烂变卖、种植等。”
莫哈末雅兹说,2001年念中四时,他还捡柴起火煮食,甚至因为劈柴不慎砍伤左手,现在还留下一道疤痕。
他说,一家人的食物仅足够温饱,有白饭配水、盐或糖也就是一餐,庆幸在学校有辅助餐,足以让兄弟姐妹吃到较美味的食物。
莫哈末雅兹敬佩母亲在艰苦生活中,不曾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依然咬紧牙根,把孩子养育长大成人。
他说,虽然有时曾看到母亲偷偷流泪,但当时年纪还小,也不知到要如何安慰母亲。
感恩哥哥们 为弟妹作出很多牺牲
莫哈末雅兹感恩哥哥们,为了弟妹能有舒适的生活,作出很多牺牲。
他说,哥哥们升上大专时,为了减轻母亲负担,宁愿自己挨饿,把奖学金都往家里寄。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非常节俭,不用液化石油气炉,当时家家户户改用液化石油气炉,我们依旧到林里捡柴起火。”
莫哈末雅兹说,母亲向来坚持不欠人家钱的原则,一家人就是过着“有什么、吃什么”的日子。
至于父亲,他说,父亲生前不曾询问孩子的学业成绩,反之会每天询问他们是否已祈祷或到清真寺礼拜。
“父亲说如果没祈祷或到清真寺礼拜,不管学历如何高或位高权重也没用,父亲非常注重宗教教义。”
莫哈末雅兹说,虽然当时兄弟姐妹都忙着上学及赚钱,但依然到清真寺礼拜。
“我们仅可在校内学习,回到家里除了要外出工作赚钱,也要帮忙照顾年纪还小的妹妹。庆幸的是,现在大家在学业上考取好成绩,也进入大学。”
他说,现在有时候看到人家在路边捡破烂,就会让他会忆起小时的艰苦生活,纵然自己在生意上有些成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