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日打小人 经济差人潮减
(芙蓉6日讯)经济不景气继续延烧,今年的民间习俗在惊蛰日打小人,也面临不景气和通膨的冲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值得一提的是,“打小人”的习俗也传入印裔社会,在最近10年,每逢惊蛰日可看到印裔同胞加入打小人行列。
芙蓉甲必丹谭阳路列圣宫住持“妙机神数”钱不计坦言,印裔同胞到庙里打小人,至少已有5年或更长的时间,除了印裔,还有中国北部的中国人,近年来同样闻风而至。
他说,今年来打小人的人潮有减少,但参与的印裔却相对增加,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打小人源自东汉时代,后来辗转间流传到中国南方广粤一带,但因为古代受到地域和通讯限制,导致传到南方时,原本是农民趁着惊蛰日,万物复苏时节,击打农地害虫的习俗,变为专打不法歹徒的‘小人之日’。”
他说,许多中国北方人对打小人这习俗,感到十分新奇,近年来会到该庙参与此习俗。
“中国游客较少在正日来,一般是配合航班提前在惊蛰日到来。”
提到今年打小人行情,钱不计坦言,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这一习俗的行情,以今年为例,由于经济很差,大部分民众在这时候会选择开源节流。
“尽管‘打小人套装’只需20令吉,对民众而言,他们会考虑把这笔钱花在别的用途。”
根据观察,今年到列圣宫打小人的民众,确实少于往年,过去整个庙都被人潮挤爆,一些民众被迫把打小人,搬到庙外前院,形成一整排打小人的“热闹”景象,唯这个画面已成回忆。
钱不计说,打小人是传统习俗,不是宗教活动,除了部分民众交托住持代打,庙宇今日从凌晨时分便开放打小人,为民众打开方便之门。
温和送小人取代打小人
“打小人”的民间习俗经过广泛流传后,如今都盛行以温和的“送小人”取代“打小人”。
芙蓉亚沙仙四师爷千古庙及新那旺南海坛,同在惊蛰日举行祭拜仪式,双方不约而同选择,不论是字义上或方法上更加温和的“送小人”方式,取代“打小人”习俗。
芙蓉亚沙仙四师爷千古庙管理委员会主席黄振菖说,该庙自农历新年前,已开始招收有意在惊蛰日进行送小人、压太岁和祈福等祭拜。
“尽管今年报名善信较低于去年人数,截至年初十五为止,共招收到逾5000份,包括送小人逾2000份,压太岁逾2000份以及逾千份祈福。”
他说,该庙采取一条龙服务方式,即善信只需呈上个人资料,庙宇师父会代送小人,送小人和包含所有祭祀品,只需20令吉。
另一方面,新那旺南海坛住持郑家佑说,周三凌晨5时开始,已有善信亲到该坛进行送小人接贵人的祭拜仪式,场面热闹。
他说,该坛的送小人祭拜只从凌晨5时10分至中午12时为止,到坛亲力亲为送小人的善信,共超过百人,要求该坛代劳的接近2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亲身到坛来祭拜的善信,几乎是一家人一起到来。”
他说,该坛只向善信收取10令吉,除今天送小人,还附送365天诵经服务,作为回馈。
“南海坛强调以和为贵,对善信能够接受送小人取代打小人,喜闻乐见。”
陪丈夫来拜拜
★蔡诗媚(36岁,沙登工作)
特地请假陪丈夫来拜拜,不过我是第一次来打小人的庙宇。
主要是丈夫感到诸事不顺,提议趁着惊蛰日来庙里祭拜。
我们不选择打小人,只打算送小人。
毕竟打小人,乍听之下感觉有点像诅咒,对别人和自己都不太吉祥。
不顺心来转运
★邱咏玲(31岁,待业中)
第一次来参加这打小人,刚好遭遇不顺心的事,想出来走一遭为自己转运。
刚好被老板无故“炒鱿鱼”,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有种身边全是小人的不好感觉,想说反正也是在家,就来庙里上香拜拜,顺便送走身边的“小人”,为自己求个安心和祈求找工顺利。
婆婆在旁指示
★庄文轩(18岁,学生)
以前妈妈经常带我来这里,看着大人打小人祭拜,不过那都是妈妈在拜和参与,我只是站在一旁默默观看。
80岁的婆婆黄玉珍在我的要求下陪我到庙,因为我不大懂得怎么做,需要婆婆在旁指示。
以前只有看的份儿,的确很想亲身体验一下,这次终于盼到这个机会,我还代妈妈一起打小人。
来打小人不是迷信,只是想为自己求个心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